1)第两百八十二章 两种_鉴宝神眼开局就捡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海经》到底是不是小说,陈景不敢妄下定论,不过现如今的学者多数都不认为其是小说。

  大部分观点,还是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包含着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诸多内容的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而站在陈景的角度,其他内容他不敢下定论,但至少《山海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上的地理内容肯定是被认可的。

  不然的话,魏国王室也不会在密言青铜器上说什么招摇山了。

  “如果单从魏国当时所处之地来看的话,四种说法中岷山是招摇山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陈景转而又查阅着当时魏国的各种文献资料,心中这么想着。

  因为岷山至川渝北部延伸进甘省,在四种说法中,是距离当时魏国最近的地方,

  但陈景却首先排除了岷山就是密言青铜器上所说的招摇山的可能性。

  原因很简单,密言青铜器上的内容说得很清楚:“魏王假派人远遁,将其藏匿于招摇山之中。”

  远遁。

  以岷山和魏国的距离,怎么都说不上远遁二字的。

  排除岷山后,剩下的三种说法却都能说得上远遁。

  雅鲁藏布江源头的狼阡喀巴布山就不说了,远在藏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被归类于西戎诸部的。

  而粤省连县和桂省兴安县的猫儿山情况也差不多,在当时是南蛮百越。

  “狼阡喀巴布山,应该也能排除掉。”陈景心下暗自想着。

  结合一些文献资料,这南蛮百越当时和七国的交流是要比西戎诸部多的,这有交流才能知晓那边的地理情况。

  更重要的是,招摇山是《山海经》中《南山经篇》的第一山,这从方向上也能对得上。

  “粤省,桂省。”陈景心中暗自默念着剩下的两种说法,他现在要做的是确认其中可能性更大的一种。

  说实在的,陈景心里是比较偏向后者的,也就是那猫儿山。

  一来范围更加精准些,二来就是多数学者也都是这么认为的,陈景此刻算是为了谨慎起见,所以自己才再查询了文献资料,不过他不觉得自己就真比那些学者聪明多少了。

  既然多数学者都觉得猫儿山的可能性更大,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晚上去问问陈教授,看他老人家有什么建议,要是能进一步确认招摇山上,悬黎藏匿地点就更好了。”

  以陈教授的学识以及他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绝对是远超陈景或说远超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说不定就能给陈景提供什么线索。

  集思广益为上,这能找陈教授请教帮忙,陈景没道理不去。

  …………

  陈景在图书馆待到了傍晚时分,把几乎有用的资料都大致查阅了下,心底已经是有了些决定。

  后续如果没有更准确的线索,那便要出发去找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