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3章 试探_汉末:家祖乡啬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试探

  刘备犹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对于任何一位中年得子的父亲而言,都很难做出如此抉择。

  糜竺闻言,更是脸色大变,急忙说道:“兹事体大,使者还请暂且休息,待吾等与使君商议完毕以后,再来回复使者,不知如何?”

  糜竺作为孩子舅舅,对于这个孩子的看重丝毫不亚于刘备,自然不愿自己的外甥被送去当做质子。

  徐庶闻言,却并没有就此退下,反而对着刘备微微行礼,道:“若使君觉得难以接受,可不遣质子,对于吾主而言,也并不在乎。”

  “然使君可知,吾主所遣质子亦为嫡长子,自幼被车骑将军府上下当做继承人栽培。”

  “交换质子,并非为了胁迫将军,而是为了安将军之心。”

  言毕,徐庶对着刘备再次一拜,继而转身退去。

  州牧府内,忽然变得鸦雀无声,哪怕诸葛瑾都没想到,周琦居然会提出这个要求。

  好在刘备并非常人,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历史上刘备每次战败,几乎都是抛妻弃子,一儿两女也不知踪迹。

  相比起自己的宏图霸业,刘备显然更重视利益。

  而且正如徐庶所言那般,就连雄踞两州的车骑将军,都愿派遣质子前来徐州,刘备自己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他没有询问糜竺的意见,而是直接看向诸葛瑾,问道:“子瑜以为,此事可行否?”

  诸葛瑾小心翼翼打量了一下刘备的脸色,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纵然不派遣质子,对于双方结盟也并没有太大影响。”

  “究竟是否要应下此事,还需要明公自己抉择。”

  历史上的诸葛瑾就很懂察言观色,每次劝谏都是先摸清楚孙权的心意,再顺水推舟进行劝谏。

  这样的人看似圆滑,实则拥有极其高明的情商,反而能够劝说刚愎自用的君主。

  刘备见诸葛瑾没有直接表明态度,继而转头对着陈登问道:“元龙以为如何?”

  陈登沉吟许久,这才斟酌的说道:“车骑将军愿意互遣质子,结盟之心可谓真实。”

  “车骑将军雄踞两州,麾下兵多将广,又有汉江、淮河、长江作为天险,对于主公的需求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迫切。”

  “彼如此行事,恐怕也正是如同徐元直所言那般,为了安明公之心。”

  “若有车骑将军质子在此,明公也就不担心以后没有外援,登以为此事可行。”

  “然而使君毕竟只有一子,还需仔细斟酌,究竟要不要交换质子,还需明公自己定夺。”

  刘备又询问陈群、诸葛珪,他们的态度与诸葛瑾、陈登类似,虽然都认为此举有利于加深双方之间的关系,却也不敢自己说出来,要求刘备自己定夺。

  到了最后,刘备才看向糜竺,问道:“子仲乃吾儿舅父,遇到此事难免会关心则乱,失了方寸,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