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9章 郑氏的隐患_朱元璋穿越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中的旧部,可里应外合,夺下山海关。

  阿济格本就看不起汉人,加之已有祖大寿的先例,所以不仅没有采纳吴三桂的建议,反而将之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吴三桂心中虽恼,却并未放弃,又去找刚林商议,没想到又碰了一鼻子灰。

  他接连受挫,心中亦有些后悔。

  原来吴三桂先前出关,确实存了替大明收复失地,建功封侯之心。

  只是当他在大凌河被擒,又被封为平南王后,心思就有些动摇了。

  因为他记得张洪任给他的谶语中有「得凌则平」之语,他原以为是

  替大明夺下大凌河,便能平步青云。

  而今看来,那个「凌」字确实指的是大凌河,只是「平」字未必是平步青云,而可能是平南王。

  不过他虽已有了反心,却想到吴襄和陈圆圆尚在明兵手中,若是他公然反叛,势必会害了他们的性命。

  但他亦担心太过刚烈,激怒了多尔衮,故一边默认了吴国贵等人的行动,一边与祖泽润等人暗中往来,意图左右逢源。

  只是后来他听说崇祯将陈圆圆赐给了祖泽润,心中立时大怒,势要踏平山海关,夺回陈圆圆,所以才会这样积极。

  可他没想到的是,他费尽心思的一番谋划,对方竟连听都不愿听完。

  就在吴三桂伤感之时,孔有德却找到了他。

  两人经过一番密谈,便制定了夜袭山海关的计划。

  可惜的是,他二人踌躇满志的一次行动,除了成就刘文炳的威名外,就只替他们赢来了女真人的嘲笑。

  吴三桂因手中兵马有限,只得强行忍下。

  但孔有德手中尚有万余人,当即将怒火都发泄在了山海关的城墙上。

  要说孔有德的战力确实不差,不仅逼得刘文炳调来了三分之二的兵力防守,还数次爬上了城墙。

  若非阿济格认定这又是刘文炳的诱敌之计,没有率军强攻。

  不然,山海关还真有陷落的风险。

  就在这时,朱成功率军突至,对孔有德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并成功将之击退。

  不过朱成功海战虽强,却也不敢贸然登陆,双方一时僵持不下。

  这时,女真军中突起流言,说祖大寿再次反叛,并已掌控了锦州,断了他们的归路。

  阿济格自是不信,一连斩杀了十几个传谣之人,才暂时稳住了军心。

  可没想到第二日,他就接到多尔衮的密信,说锦州局势危急,让他立刻带领精锐骑兵去援助。

  阿济格得信大惊,慌忙将军中事务交给刚林后,就带着五千精锐赶往锦州。

  可当多尔衮和阿济格赶到锦州时,只见到了一座空城。

  就在他们疑惑之时,又接到了刚林的败报。

  原来阿济格离去不久,刚林就遭到了祖大寿和石廷柱的袭击。

  他虽极力抵抗,奈何军心已乱,加之孔有德遁逃,朱成功强势登陆,致使女真大败。

  无奈之下,他只得率军退往宁远。

  不曾想他才到宁远,张大彪等人又率军杀出。

  好在王锡衮的营寨坚固,他们才挡住了攻击。

  可前不久暗探又传来消息,说祖大寿的大军已在来的路上,最多一日就能到达宁远,所以他请多尔衮快些来援,不然他们就只能退回锦州了。

  多尔衮本要立刻赶往宁远,却又接到布木布泰的消息,说蒙古各部似有异动,而且女真境内也出现了不少郑氏水师,让他将孔有德等人调回防守。

  多尔衮经过一夜的思考,最后让刚林等人退回了锦州

  朱元璋又将战报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才舒展不久的眉头再次皱起。

  因为按照他的估算,应该是郑鸿逵去解山海关之围,没想到来的却是朱成功。

  照这样看来,朱成功应没有拿下皮岛。

  而从郑氏水师袭扰女真海岸来看,他们并非没有能力攻陷皮岛,而是不愿这样去做。

  「郑氏如此做法,是在逼咱封爵,看来咱必须加快海外贸易的计划,分散郑氏的实力,不然郑氏一族必会给咱带来麻烦......」

  朱元璋捏着战报,如是想道。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