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6章 草原上的规则_家兄宋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绰对辽国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这一套基层部落自治的传统给废掉,赵光美总不可能干的比萧绰还不如吧?

  再说这样的制度会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各军旗下的牧民实际上就是各军主的奴隶,从生到死都完全在他们手里掌握着,实际上都是农奴,这比大宋改革时以前的那些个乡贤地主,通过土地租约和高利贷等方式控制佃农的方法可狠多了。

  所以他才会说,地主阶级在辽国都是进步力量。

  这种带着奴隶制性质的东西不铲除。

  那他还搞个屁的工业化?

  这种所谓的统治也注定是不稳定的。

  赵光美现在跟耶律贤争的就是这些军头的民心,所以赵光美在正式受降之后,便让耶律璟和萧思温给各地军主传令了,愿意忠于大宋的,原地撤军设县,从此,各军不再为国家承担任何征战任务,各军每年需要上缴的税赋,从此之后一律作罢,从此辽地和宋地一样,不再收任何的农业税。

  各地军主本人,依据各自所实控区域大小,分一部分大宋商行的股票,可以就近进城做地主,寓公,也可以干脆拿着钱去大宋,去开封,享受生活,亦或者是有雄心壮志的还可以创办企业当企业家。

  就一条,不能再当军主了,不得限制麾下兵卒人身自由,允许他们进城打工,重新分配土地,让牧民以家为单位获得土地,可以就地改任知县,但三年之后将进行考评且需要调动,世袭那就更不用想了。

  至于耶律贤如何拉拢他们,他就不知道了。

  他的条件就是如此,已经通知了各地州府,如果各地军头愿意降宋的,就让他们去府城报道表忠心,不愿意的,各军各节度使就地剿匪。

  让契丹人打契丹人。

  当然,如果耶律贤他胆敢打那几个州府大城市的话,赵光美也不会看着,自然会干他也就是了,他的骁骑军还是能战的。

  总而言之,大宋对辽国的治理依旧是以大城市为根基,努力的做大做强大城市,扩大城市人口,带动城市周边经济。

  至于那些远离大城市的广大牧场,不着急,只要别拖他发展大城市的后退,他甚至可以啥都不管,不收税,也不管理,只要他们自己不闹事儿就行。

  等到城市的发展上来了,自然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到时候自然就能慢慢再去同化那些草原上的乡野之民。

  他在宋国玩的其实也是这一套。

  于是乎尽管外面的耶律贤还没灭,但赵光美却已经不理他了,晾他也蹦跶不了多久,他的那些人在草原上没了补给,不能安定的扎在一处固定的操场放牧,等着他们的早晚是个死。

  亦或者大肆劫掠牧民来维持。

  可那样的话他就成为流寇了,那就更好对付了,说到底他打内心里对那些乡野的牧民还没把他们当做大宋的子民呢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