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对大宋来说完美的制度_家兄宋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太老,六十岁又会不会太急,那就要看大哥你了,大哥你觉得,皇帝这个职位的主要工作是干啥的?最需要的又是什么素质?以及最重要的,储君是干嘛的,应该准备些什么?”

  “皇帝啊,皇帝是干嘛的,这主要取决于皇帝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吧,不过就我来说,皇帝最重要,也最需要,却最难的事情是对下情的了解,各个衙门之间具体如何运作,大臣与大臣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才能做到大事上面不糊涂,小事上,也敢放手。”

  “嗯,那大哥你觉得当皇帝难不难呢?”

  赵匡胤想了想,倒是也实话实说地道:“我当皇帝是不难的,毕竟我出生在洛阳夹马营,生于军中,长于军中,又是郭威的亲兵出身,咱们家也算是将门,至少军队中的事情,我是门清的,杯酒释兵权之后,至少禁军中的主要将领也都是我亲手提拔,上上下下,不太熟了,不用去故意做些什么,哪怕是用鼻子闻,我也能闻得出军中的风吹草动。”

  “但是文官方面就不行了,事实上你知道,以前军中是瞧不起那些文官的,前朝的时候,我也就是跟薛居正比较聊得来,他是文官中的另类,特别能喝酒,所以跟我们几个好酒的关系都挺不错,至于吕馀庆他们,前朝的时候都是小官罢了,不过也无所谓,只要军权始终握在手里,文官也翻不了天。”

  赵光美道:“大哥你这就是过于谦逊了,对文官,你固然是比不得对禁军掌握的那般得心应手,但至少这些文官衙门的运转逻辑,一些个明规则潜规则你总是懂的,至少想骗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倒是,我倒也不是说多精明,但至少也没那么好骗也就是了,如此一来,那些想骗我的人自然就要琢磨琢磨,万一没骗成,我是要砍人的。”

  赵光美点头道:“是啊,但是咱们赵家的子孙后代就没这么幸运了,就算是昭儿,勉强可以说是在军营里生的,可他是在军营里长大的么?至于芳儿,乃至将来我的孩子们,恐怕真就是养于深宫妇人之手了,这朝堂是怎么回事儿,天下是怎么回事儿,军人在想什么,百姓在想什么,还不是由着身边人随便忽悠。”

  说着,赵光美自己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事实上历史上的北宋,从真宗开始皇帝就越来越不行了,尤其是那位宋仁宗,真不愧是文官眼中的千古一帝啊,估摸着其功绩远远秒杀秦皇汉武了,那真是文官说什么就信什么,手中的权柄咔咔的放,朝廷变得越来越务虚,务实的越来越少,以至于到最后北宋也不得不和“士大夫一起共天下”而不与百姓一起共天下了。

  他可能还觉得自己干得挺好。

  更恶毒的是他资历之后,那帮文官给他上了一个“仁宗”的庙号,这种庙号基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