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为万世开太平_家兄宋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正是如此,像什么孔雀王朝阿育王朝之类的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旱季的时候认你是老大,给你交点保护费,雨季的时候滚你妈蛋,李世民再世来了这种破地方也只能是躺平,不可能做出什么政治成就。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清两朝能将云贵地区基本收服,改土归流,也真的已经是儒家文化极致同化能力的体现了,当然,云贵地区的雨季相比于更南边的地区也确实更短一些,像是缅甸那种地方,就连对领土有着狂热执着的满清政府也不想要。

  将这些敢上书的人统统踢去大理,真的是一个十分阴损的主意,如果赵德昭善待他们那还好说,若是故意把他们往那些不太合作的土司里扔,那十之八九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而赵德昭也可以以“杀我宋使”为名,攻打这些已经投降了的土司部落了。

  这不就是一贯以来,秦王殿下的处事方式么?

  马场上,赵光美正在对赵匡胤侃侃而谈:

  “大宋在咱们这一代,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甚至未来两三代,一百年之内应该也不会出问题,然而一百年之后呢?恐怕还真就有点难说了,一旦商行的利益与咱们皇室相背离,后世子孙,真的能驯住这匹烈马么?”

  “当然,我估计应该也不会像五代期间那么乱了,但是像契丹一样每一代的小规模的流血冲突,或是隔三差五的宫廷政变,难免还是会有的,皇权可能也会受到一定限制,甚至极端情况下也未必不会像东汉的皇帝一样出现诏令不过京尹的情况。”

  赵匡胤想得倒是挺开,道:“后世子孙的事,咱们是管不了的,就算是汉唐盛世,不也都是在不断的宫廷政变之中么?几乎是每一代都有,能够勉强维持着朝廷不被覆灭,太庙不背毁弃,就已经很好了,太平盛世本就是天幸,难道你还想永久保持不成?”

  其实这老赵还真就是吃了古人的亏,事实上这种事,大宋还真做到了,宋是古代王朝中很明显的一个分水岭,无论它有多少的毛病,多怂,多小,至少这个朝代真的做到了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政治变动,基本做到了两宋一十八帝,都是通过正常的父死子继,也基本实现了零宫廷政变,几乎没有军阀直接造反。

  甚至于就连历朝历代都有过的女祸,两宋也要比以往的其他朝代轻得多得多,即使是以刘娥之强势,也终究没能穿着黄袍下葬,更没能对朝廷的政治结构和政治生态造成太大的破坏。

  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毕竟即使是以唐太宗之贤明,也出过太子造反之事。

  说实在的,赵匡胤如果泉下有知,固然会对未来大宋的怂,而且怂得那么快所感到惊讶,但如果仅仅只以稳定二字来看,却是又一定会足以让他感到欣慰的。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