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上巳日京郊祓禊祭 汴河旁凿渠水流觞_水浒十二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回书咱说到彤炜坊的歌姬金翠莲和妹妹曹锦儿趁着上巳时节到开封城外汴河旁去踏春,那一旁走来了一主一仆。

  书中代言,自汴河沿岸南面小路上走来的这两位后生便是前文书提到的进京赶考的公子王定,身边的伴当便是王定在史家庄外救治的庄客“赛伯当”王四。

  这王定二十岁上下年纪,家乡父母亲已经去世,来到汴梁赶考,却又舅父在京城做个小官,前些时日已经外放了个官做,给王定另留下了一处小宅,供他读书。

  这位公子自幼饱读诗书,通晓诸子百家,博览古今典故,知五音、达六律,吹弹歌舞,写字吟诗,又会射箭调弓,抡枪使棒,倒是风流。

  王四看到这满眼的好景致也不住的啧啧称赞:“官人,你看那汴河两岸,都在举行祓禊之礼,这汴梁不愧是京都,祓禊都比我家乡的荒野河沟边强似万倍。”

  祓禊,祓读音为服,是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读音为戏,是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禊乃是古代的民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做祓禊。源于古代“除恶之祭”,三国魏以前多在三月上巳,即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也有延至秋季者,成为秋禊。

  《论语》中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写:“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修禊便是祓禊之事。

  宋时京都各地都有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的习俗,今日天气晴好,整个汴河之外,红男绿女,成群。

  王四放眼望去,在汴河之畔,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好不热闹,便对公子说:“今天定要在这好好的玩耍一番才是,主人看这节令景致,何不赋诗一首?抒发情怀。”

  王定答言:“说得好!”随即踱着步子在汴河便吟诵了唐代孟浩然的《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真是应情应景: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

  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

  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王定公子诗性正浓,一边吟诵一边朝前走去,四儿低头听着,王定吟诵完毕,王四在一旁喝彩称赞:“公子正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啊。”

  说完一抬头,看到了河岸边上,有一群人在此席地而坐,此处正是有一处缓坡,上下水流约有几尺的落差,早被人沿着河岸另修凿出了蜿蜒的沟渠,众人便围坐在沟渠两侧。

  沟渠上端是自汴河引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