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职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点卯的官员面面相觑,这也太不近人情了,不来点卯直接革除官职...

  杨霖也不跟他们废话,对张桐说道:“以后每日都要记录上报,都尉府每天负责收集,若无正当理由无故不来衙署的,全都革除官职。”

  大宋官员泛滥成灾,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已经是一个大问题了。

  “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这就是大宋的现状。

  北宋官僚队伍的规模在太祖时期还算好,但从太宗时期就开始走向膨胀了,至真宗、仁宗几朝更是登峰造极。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从太宗时期,北宋开始明确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大量任用文官主政,于是大肆扩大科举考试中文士的录取规模。

  唐代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北宋每次录取七八百人。这都还算是正常途径选官、入仕。在这一途径之外,大宋还滥开入仕途径,进一步助长了官僚队伍的膨胀,并最终形成了“冗官”问题。主要是“恩荫”,所谓“恩荫”,就是已得官者可荫其子孙亲属、甚至是熟人入仕...

  大宋代恩荫盛行,有许多理由和机会施行。这也是王黼、蔡攸、蔡京、梁师成这些人,卖官的渠道和理论支持。

  而且精明的大宋皇帝们,还鼓捣出一个奇葩的事,就是如遇灾荒,地主肯于开仓出粮或雇用民夫肯于出钱的,也可视其出钱多寡由朝廷授予官位。

  不光是官位多,甚至有的一个官位上,五六个官同时坐。

  杨霖亲自带队,就从今天开始整治,借着宫变的余威尚在,要把这个现象彻底扭转过来。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让他们滚蛋而已,这个简单粗暴的办法不是以前的君臣不想用,而是他们没有这个条件。

  现在杨霖有了,他手握重兵,皇帝不好好干我都让他下台滚蛋,更别说你们这些小官了。

  将作监完了之后,陆谦请示道:“少宰,下一个去哪?”

  杨霖想了想,说道:“你先派几个人,去各个衙门口,防止他们收到风声,现在跑去衙署。这样我们就可以慢慢清查了,今天先把汴梁梳洗一边,过几天早想办法精减裁官。”

  陆谦一拽马缰绳,回头吩咐几声,马上有一队人纵马而去搬人堵门。

  杨霖心情大好,这个东西就跟剜疮一样,还真是比较有快感。

  率众打马御街,准备去刑部查人,在东大街上奔走,前面入眼一辆马车,杨霖十分熟悉。

  赶车的婆子还是自己府上的人,这分明就是自己给段妙贞的马车,杨霖嘴角一笑,慢慢靠近,隔着帘子道:“小娘子,交个朋友怎么样?”

  陆谦心中暗暗腹诽,你还在这逮人不点卯,自己也不正干。

  段妙贞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杨霖,赶紧掀开车帘,一看果然是他。

  两个人四目相对,腻得好像要流出糖水来,杨霖赶紧叫停了马车,跃进车内。

  段妙贞今日打扮的十分素雅,依然难掩天生丽质,钻到杨霖的怀里,呢喃道:“霖郎,我好想你,你这是在做什么?”

  杨霖轻抚着她的青丝,笑道:“我在抓渎职怠政的官吏。这些懒鬼到点不干活,尸位素餐,我让他们卷铺盖滚蛋。”

  段妙贞捂着嘴,偷笑道:“你自己不就是么,这马车可不是禁中明堂。”

  “大胆,竟敢取笑本官。”杨霖将她按在腿上,作势要掀裙子打屁股。

  段妙贞咯咯笑着蹬腿,赶紧讨饶道:“霖郎,别闹了,我还要进艮岳呢。”

  “艮岳?你去艮岳做什么?”

  “小刘贵妃请人家去讲禅,你可别弄坏了我的衣裳,不然一会没法见人啦。”

  “嗯?”

  ......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