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其名为“夏”_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反思”,把人类创造的所有内容都交给艾塔来审核,并且任由她“粗暴”地判断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会不会抹杀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只能说,他开心就好。

  ……

  罗总工并没有坐多久,他过来只是跟叶铭聊一下明天点火时的安排,然后再约好时间一起去江南造船厂看“夏”。

  至于说需要集智科技负责安全,那是不用说就会安排下去的。

  毕竟国家已经铁了心地要把机械战士以集智科技产品的形式推动部署到全世界范围去——这可不是国家军事力量,你谁也挑不出毛病。

  真要出动国家级的军事力量,那谁都受不了。

  第二天,在简短而又隆重的仪式中,沪市第一座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圆满完成了点火。随后完成并网。

  沪市的领导满怀热情地宣布,沪市从此将结束电力共计全靠兄弟姐妹支援的历史。

  换言之,就是从此站起来了!

  ——要知道,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沪市的耗电量也是逐年增加的,截至去年飙升到了2100亿度,而发电量却只有区区1000亿度,这差的1100亿度电,全靠全国支援。

  而装机容量十兆瓦的氦3聚变电站建成之后,如果满负荷运行,将会来到恐怖的8600亿度!

  四个沪市都够了!

  能源的大爆发背后,除了用电成本极具下降之外,这些“多”出来的能源,一方面可以反哺给长三角其他区域,另一方面,国家也希望沪市能够推动譬如立体农业这些高能耗需求的尝试和产业化。

  当然了,更大的作用,还是用以稳定军心。让高端产业链能够稳稳地扎根在这里。

  毕竟,相比珠三角和渤海圈、西部圈,长三角的智能制造产业链走得是最快的,也是承接全球高端机械制造业最多,AI工厂建设得最多的地方。

  而赢得智能制造,最有力的武器便是能源。

  第三天,车队悄然进入江南造船厂。

  ……

  干船坞中间,一艘庞然大物巍峨矗立,让人一眼便望之生畏。

  站在它的脚下,叶铭就算把脖子都望酸了,都依旧无法看清它的全貌。

  这是1001,其名为“夏”。

  “我靠……”叶铭爆了句粗口:“实际上这么大?”

  “哈哈,就这么大!”负责“夏”的总工程师夏东宇哈哈大笑。

  ——据说江南造船厂拿下“夏”的工程,他的姓氏还起了不小的作用。

  “太夸张了。”叶铭一边感慨着,一边不断后退。

  渐渐地,庞大的舰身总算在他的眼中展现出了全貌。

  夏,国内第一艘,也是地球第一艘空天母舰,长361米,宽128米。

  从标准上,它与十万吨级的航母如出一辙。

  但实际上,它的自重并不大,就算加上了所有的武器装备,也只有两万吨左右。

  毕竟它不像航母,需要运用对抗地球引力和大海波涛的结构和材料。

  在设计中,它就是一艘可以升空、浮空的太空基地。

  “引擎装配得怎么样?”罗总工站在叶铭身边,此时也收回视线,问道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一切进展顺利,你们的小伙子很给力。”夏总工笑着回道,他双手叉腰,也站在叶铭身旁,一副仰头张望的姿态。

  “最多再一年,它就可以启航了。”

  罗总工闻言,马上转头望向叶铭:“能赶上吗?”

  叶铭轻轻嗯了一声。

  罗总工问的“赶上”,自然指的是,赶上黑洞探索。

  夏总工马上目光灼灼地望向叶铭。

  “那能不能在之前加上高维空间膜护盾?”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