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1 剪刀快手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深信不疑、不足为奇。

  因为哈维-韦恩斯坦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剪刀手”。

  作为一名制片人,哈维的目标从来不曾改变过,奥斯卡就是唯一要务,为了冲击奥斯卡,哈维会直接干预导演和剪辑师的后期剪辑和制作工作。

  事实上,制片人插手剪辑工作,这是业内的一项大忌。

  对于制片公司来说,为了确保成品质量,他们牢牢地掌控着最终剪辑权,只有少数顶尖导演才能够享有最终剪辑权的特权,有一些小导演甚至就连第一版的初剪权都没有;但即使如此,制片人也不会直接干涉剪辑,而是聘请自己信任的剪辑师,完成所有工作。

  美国剪辑师工会对于电影后期剪辑工作的职能分配,有着无比严苛的相关规定。

  可是,哈维却完全无视了所有相关规定,屡屡干涉导演和剪辑师的工作,甚至把作品剪辑得面目全非。如果导演不同意,哈维甚至会撬开剪辑室的门锁,然后另外聘请剪辑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剪辑,不惜与导演撕破脸皮。

  为此,哈维赢得了“剪刀手”的称号,同时也被无数导演吐槽和排挤。

  可是,为什么哈维在业内的地位还是越来越高呢?第一,哈维的强硬是针对对象的,那些没有默默无闻的小导演是主要受害对象,实力雄厚的大导演,哈维则懂得分寸;第二,哈维的业内公关能力无话可说,凭借着毒辣的眼光和准确的定位,开创了颁奖季时代。

  人品是一方面,但实力又是另外一方面。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阿方索-卡隆的好友吉尔莫-德尔-托罗。

  这位墨西哥导演,九十年代中期就进入好莱坞闯荡,甚至比自己另外两位老乡还要早一些,因为他的兴趣和长项都在怪物电影,当时正是怪物电影最为兴盛的年代,于是,吉尔莫负责撰写剧本的“变种DNA”得到了韦恩斯坦兄弟的赏识,以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名义签署了合约,投资制作。

  1997年,电影完成拍摄之后,哈维对于吉尔莫的剪辑版本十分不满意,姿态强硬,甚至把吉尔莫锁在了剪辑室之外,哈维自己亲手完成了剪辑——业余水准。

  吉尔莫是一个性格温和、待人友善的导演,壮硕的身型之下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稚子之心,所以后来才拍摄出了“潘神的迷宫”那样迷人的童话作品;面对哈维的强势,吉尔莫待在剪辑室之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彻底毁掉,却又束手无策,那段时间几乎陷入了抑郁之中,无法自拔。

  后来,“变种DNA”上映之后,恶评如潮。哈维当机立断地就选择放弃了这部作品,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打入冷宫,彼时还是新人的吉尔莫陷入了叫天不灵、叫地无门的困境,职业生涯差一点就葬送了。

  虽然1997年的吉尔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