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83 小城戛纳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风光。全世界都知道,戛纳拥有三个“S”,太阳(SUN)、大海(SEA)和性/感(SEX),可是真正抵达过戛纳的人们就知道,那些不过是炒作噱头罢了——

  论太阳,摩纳哥的游艇是最为惬意日光浴胜地;论大海,埃兹则是领略地中海蓝色的最佳眺望点;论性/感,尼斯不远处的天/体/沙滩则是欧洲人的最爱。

  换而言之,作为顶级度假胜地的蔚蓝海岸,比起戛纳更加适合享受、更加适合放松、更加适合度假的镇子和沙滩,数不胜数。

  至于戛纳?

  这就是一个沙滩粗糙、阳光火辣、人迹罕至的平凡小镇而已,如果不是戛纳电影节,这里一年到头都不会有人前来拜访;但事实就是,因为戛纳电影节,这座小镇却成为了蔚蓝海岸之中足以和尼斯媲美比肩的一颗明珠。

  1946年,第一届戛纳电影节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后,全世界最为顶级的度假胜地之中,就增添了全新一员:戛纳;当然,更重要的是,全世界最为顶级的电影盛会之中,也再次增添了重要一员。

  高大翠绿的棕榈树勾勒出笔直海岸公路的瑰丽和惬意,五星级酒店、奢侈品牌旗舰店和豪华赌场在道路边上一字排开,展示着名利场的纸醉金迷;而私人酒吧、私人沙滩、私人游艇、私人俱乐部则将沙滩占领地满满当当,成为了挥金如土的顶级派对场所。

  白色的楼房,蓝色的大海,绿色的灌木……看似平庸普通的戛纳,却也变得精巧典雅起来。

  当人们提起戛纳电影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无疑是最重要的标签,经历了创办初期的动荡和摸索之后,又经历了“五月风暴”的中断和兴起之后,他们迅速寻找到了准确的地位,渐渐在国际之上站稳了脚跟。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戛纳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影节,在金棕榈的得奖次数之上,美国以十八次遥遥领先,意大利则以十二次紧随其后,而作为东道主的法国则仅仅只有九次。另外,英国八次,丹麦和日本各四次。

  戛纳是对亚洲电影最为友好的电影节,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伊朗等地区的电影作品都在这里备受欢迎。其中,1988年到1999年的十二年间,华语电影在戛纳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屡屡在这里闪耀光芒。

  戛纳还是最为商业化的电影节,大开门户,对好莱坞商业电影敞开怀抱,将电影的通俗简单与平易近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戛纳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而多伦多也只能算是后起之秀。

  简而言之,戛纳勇敢地迈出了脚步,打破了艺术和商业的界限,打破了国家地域之间的界限,还打破了奖项评选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界限,从选片到评委、从媒体到宣传

  请收藏:https://m.bq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